在動盪與希望之間:海嘯三年後的斯里蘭卡
【大愛無國界】在動盪與希望之間
海嘯三年後的斯里蘭卡
撰文/邱淑絹
攝影/李文傑
五色佛旗前,鐵絲與蔓藤的陰影淡淡投下。海嘯過後,歷經十四個月,慈濟國立中學於二○○八年初正式啟用,從整地到植栽,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是慈濟志工長期付出的成果。
從新加坡樟宜機場辦理登機時,我一改以往的習慣,向櫃台人員要了靠窗的位置,想在飛機抵斯里蘭卡上空時,把這個位於印度洋上的國度看清楚。
二○○四年十二月廿六日清早,一場不預期的海嘯,把斯里蘭卡百分之七十的海岸線,沖擊得雜沓紛亂。三年後的同一時間,舊地重返,儘管是居高臨下,模糊中,我卻仍感到,海嘯的痕跡,似乎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行漸遠。
飛機降落後,在戒備森嚴的機場等待了一陣子,全員到齊的我們,終於可以整裝上路。沿海岸公路南行,沿途綿延迻邐的海岸線,已悄然被爬上岸的植被占領。
距離漢班托塔約半小時車程的安班南托塔(Ambalantota)小鎮上,一戶緊臨海邊而居的人家,看見我們經過,簡短交談後,主動地拿出相片,對我們侃侃而談海嘯當時的遭遇。對這戶人家而言,不堪回首的往事,除了有屋廊前那半截的梁柱以為提醒外,似乎也只剩下照片,能陳述過往。
事實上,這一路上,像這樣表面上看來若無其事,骨子裡其實還活在傷痛中的人家,可說比比皆是。但多半時候,不管是古蹟大城高爾(Galle),或鐵路終點站馬特勒(Matara)等城市,街道上車來人往,熱鬧如常,許多走在街上的外國人,不但不受內戰的影響而卻步,而且還怡然自得地出入當地高級餐廳。
在許多交叉路口上,新畫的黃色交通警戒線,呈現出一種線條美;曾為了重建工作而駐守斯國一年的慈濟馬來西亞志工李文傑因此說:「儘管天災人禍威脅著,但這個國家,總是要進步的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隱約猶見舊時傷
的確,除了繼續奮進外,這個飽受創傷的國家,還能有什麼選擇?就像此行我們要前往的目的地──台灣慈濟基金會援建的慈濟中學、其所坐落的城市漢班托塔(Hambantota),儘管海嘯期間,它是斯里蘭卡眾多受災區中,最嚴重的其中之一,但憑藉著旺盛的生命力,以及許多非政府組織的努力,三年後已展現不同的新貌。
要前往離可倫坡約兩百五十公里遠的漢班托塔,唯一的方式是搭乘巴士。這個濱臨印度洋,面積兩千五百九十三平方公里、人口五十二萬餘的行政區,堪稱斯里蘭卡受海嘯侵襲城鎮中,位置最南的一個;再往東北走,就是內戰氛圍濃厚的昆林達(Krinda)和安帕拉(Ampara)等地區;因此,漢班托塔也成了救援組織所能抵達的最遠城市。
三年前,這個沿著海岸線而展開的狹長市鎮,在印尼北蘇門答臘西部外海強震引發海嘯的當兒,隨即在兩個多小時後受到波及。當時鎮區正熱鬧的假日市集嚴重受創,兩千多條人命葬送於無情海浪。三年後再見,受創的廢墟已荒草蔓衍,一棟成了斷壁殘垣的伊斯蘭教堂,周圍已被新搭的簡易屋所取代。而曾經被海水沖得歪七扭八的電信鐵塔,如今,也由另一座全新的電塔向天拔起取而代之。
重回假日市集,鎮區的地標──鐘塔,已被移除,其下的公車站依然熱絡。方圓數里外的農民和漁夫,仍運載作物和漁獲前來擺攤叫賣。遠近的人們,三兩成群地採購生活所需;交織的人聲、車聲,熱鬧的聲息,充斥在潮聲依舊的岸頭。
十二月二十六日那天早上,當時鐘走到歷史性的那一刻──九點二十一分時,以公車站、假日市集為主的災區,突然一片靜默,以停格方式表示哀悼。幾分鐘後,就像有人啟動開關似地,又恢復它原有的忙碌。
同樣留駐漢班托塔一年多,來自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王玉蘭表示,海嘯後沉寂的市集,一度曾搬遷至另外兩個地方,最終卻回到最熟悉的海邊。爬上公車站的二樓,目光穿透市集望向背後有船隻浮動的海洋,雖然它曾經受創,但時間彷彿已讓人遺忘一切;海洋,再度流動。
~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(2008年2月號)~
http://www.rhythmsmonthly.com/magazine/content/115/sri.htm
Labels: 經典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